(首屆長沙海綿城市建設論壇今日在長沙舉行。)
(會上中國首個全產業鏈形式的海綿城市產業聯盟——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掛牌。)
(會場上展示的雨水回收裝置。)
(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劉波在論壇上作主題演講。)
(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梁偉介紹聯盟相關情況。)
(下午,長沙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省內外企業代表就長沙海綿城市建設和海綿城市專利技術進行了交流座談。)
(長沙市科技局局長趙躍駟出席論壇活動并致辭。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志峰/攝)
星辰在線10月26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劉志峰)由中國(長沙)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組委會主辦、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聯盟和湖南綠色發展研究院聯合承辦的首屆長沙海綿城市建設論壇今日在長沙舉行。會上中國首個全產業鏈形式的海綿城市產業聯盟——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掛牌。
論壇上,600多位與會嘉賓見證了中國第一個全產業鏈形式的海綿城市產業聯盟正式成立,聆聽專家對海綿城市建設中投融資、基礎研究、生態產業、綠色金融等大家高度關注的話題進行了主題演講,現場感受海綿城市建設領域一系列專利技術和創新成果,了解海綿城市基礎研究指引,掌握海綿城市建設動態。下午,長沙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省內外企業代表就長沙海綿城市建設和海綿城市專利技術進行了交流座談。
“聯盟由由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大學設計研究院、湖南科技信息研究所等七家單位發起,于2016年8月16日正式注冊成立。”長沙市海綿城市生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梁偉介紹,聯盟目前已開始吸納生態、園林行業內企業加入,聯盟將以科技產業化、運營市場化、平臺國際化為基礎的創新機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合高校研究所、金融機構、企業等多方資源參與到長沙海綿城市建設中來,在生態領域內發揮出輻射帶動效應。
長沙市科技局局長趙躍駟表示,建設生態海綿城市符合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示范區的戰略目標,海綿城市建設將為長沙環境改善、綠色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方式和行為方式轉型提供新的模式。他希望聯盟能抓住機遇,借助長沙豐富的創新資源、構建產學研用全產業鏈條平臺,發展長沙的生態產業,改善長沙的生態環境。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根據《長沙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方案》要求,到2018年基本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示范項目,并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海綿城市地方技術、政策、標準體系。用5年左右時間,使長沙城市建成區20%以上面積達到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建成區雨水徑流綜合控制效果明顯,徑流污染得到一定程度削減。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國家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實現海綿城市建設區不低于70%的自然降雨量就地消納和利用,初步將長沙建設成海綿城市。